引言:山水之间的共富密码衢江区坐拥四省边际的枢纽地位(公铁水空“四港合一”),怀抱“中国天然氧吧”的生态本底(森林覆盖率64.33%),更孕育了“三头一掌”的烟火经济与千年农耕文明。这里既是特种纸产业的创新高地,也是清水鱼游弋、柑橘满枝的田园画卷,更是南孔文化的当代传承地。面对“空心村”治理、产业升级、人才回流等共富需求,衢江以“共富链”为核心理念——让每滴清水鱼的活力、每张特种纸的创新、每位奋斗者的价值,汇成‘自我造血-协同输血’的生态江河,构建“思想-产业-人才-管理”四维融合的共富新范式。
一、思想格局:南孔润泽,铸就共富之魂
以南孔儒学“仁义互助”伦理与乌溪江治水“协作共生”智慧为精神内核,激活共富基因:
“仁民爱物”的共享伦理:传承南孔文化“富而好礼,周急继贫”精神,转化为“同心链”产业协作模式。龙头企业担任“链主”,中小微企业、农户成为“链员”,构建产业链-供应链-利益链闭环。如中草药加工链带动村集体年增收40万元,实现“强链带弱链、先富帮后富”。
展开剩余84%“治水协作”的共生智慧:依托乌溪江库区移民“共护水源、共建家园”的集体行动传统,创新“土地共用、生产共管、效益共享”林下经济模式。在毛竹林下套种黄精、三叶青,农户以林地入股享受“租金+薪金+股金”三重收益,收入提升4倍。
“两有嘱托”的实践纲领:践行“人人有事做,家家有收入”的共富理念(源于2006年习近平调研开化嘱托),通过党建联建机制统筹37个乡村资源,打造红高粱共富综合体等项目,带动连片村集体收入超574万元。
二、产业格局:三链融合,激活共富引擎
工业创新链:从“一张纸”到“智造集群”
特种纸价值链升级:依托仙鹤股份等龙头企业,打造全国最大特种纸生产基地。推行“链主领跑计划”,吸纳2000名农民转型产业工人,人均月薪超6000元;同步设立“共富车间”,为配套小微企提供技术孵化与订单支持。
装备制造绿色转型:矿山机械企业引入“数字工匠”培育体系,红五环集团联合衢州学院设立博士创新站,技工薪资增幅30%。
农林融合链:从“一棵树”到“三产全景”
清水鱼产业化革命:后溪镇建成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基地,企业每产1吨鱼向村集体分红100元,带动100余名村民户均增收万元,实现“一桶千斤鱼”的高效养殖。
柑橘“三链增值”:构建“种植大脑+云仓加工+研学文旅”体系。在莲花未来社区植入宋韵茶宴、柑橘精油DIY等业态,年吸引游客30万人次,带动农产品溢价22%。
林下经济“3331”机制:推广杜泽镇半夏种植模式——企业利润占30%、林地租金占30%、管护薪金占30%、公益基金占10%,26户农户实现亩产万元。
新业态共生链:从“电竞屏”到“共富IP”
电竞短剧赋能乡村:在“青年衢江”共富带打造电竞主题民宿、短剧拍摄基地,开发《衢江风味人间》文旅IP,2024年线上助农销售额破亿。
宿集经济激活闲置资源:引入西坡集团运营黄坛口乡“日夕山中”民宿集群,村民以房入股年获租金2万元+岗位薪金3万元,盘活闲置农房48栋。
三、人才格局:“三乡人”共筑,打造衢江名片
构建“原乡人扎根、归乡人引领、新乡人创新”的价值生态,树立四类人才标签:
“工程师智库”:实施“251领航计划”,培育本土制造精英。特种纸工程师团队研发食品级包装纸,替代进口产品,年降本超10亿元。
“新乡贤力行者”:激活乡贤“三熟优势”(熟乡情、技术、市场)。后溪镇吴慧返乡创办稻渔种养基地,带动20名村民月入5000元;龙游协作中乡贤担保贷款1亿元共建产业飞地。
“青年运营官”:招募职业经理人运营整村资源。廿里镇上宇村引入研学团队开发“稻海课堂”,30名青年农创客月均收入破万。
“非遗新匠人”:传承人扬炀驻永旺村创作村歌,孵化“小种子艺术团”,培养48名乡村文艺骨干,带动百人文旅创业。
人才闭环:工程师技术支撑 → 非遗匠人活化IP → 青年创客开发业态 → 乡贤联通市场 → 反哺产业升级。
四、管理格局:四维协同,创新共富治理
“四维机制”破解共富痛点:
产城直联(空间重构):划定“三区三线”,建设工业区与居住区生态缓冲带,2024年空气优良率90.5%,实现“厂在园中、城在绿中”。
供需直通(资源匹配):数字化平台“亲清在线”解决企业堵点117项;“红曙团”平台助销农产品超150万元,链接“共富工坊”吸纳276名低收入农户就业。
服务直达(民生优享):推行“防返贫一件事”一码通办,动态监测低收入群体;建成“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”70个,南孔书屋乡镇全覆盖。
全域智治(效能提升):建立“四维考核”体系(岗位赋分、模块评分、组团积分、专班计分),激励500名干部下沉服务;莲花未来社区首创“村民积分制”,自治行为可兑换金融优惠。
五、共富模式:“五链融合”生态架构
融合四大格局,构建自循环共富链:
需求链:通过“民呼我为”平台精准识别就业、养老等诉求,动态生成需求图谱。
资源链:整合生态资产(林地156.8万亩)、文化IP(南孔儒学)、产业产能(特种纸集群),由“两山合作社”统一收储运营。
价值链:林下经济产值3600万元+清水鱼分红400万元+电竞直播销售破亿,形成三次产业融合增值。
服务链:“同心链”覆盖70个示范基地,提供金融(共富贷5亿元)、技术(博士创新站)、销售(电商平台)支持。
政策链:制定“共富大搬迁”梯度补助(公寓安置人均30㎡补助)、整村搬迁奖励(每户5万元)。
闭环逻辑:需求触发政策 → 政策激活资源 → 资源赋能价值 → 价值反哺服务 → 服务优化需求。
结语:通衢之地的共富哲学
衢江的共富实践,是让四明山脉的层林叠翠化作林下经济的“三金增收”,让乌溪江的碧波清流汇成工厂化渔业的“一桶千斤”,让南孔祠堂的千年弦音谱就“同心链”的协奏。当工程师的智慧在特种纸上流淌,新农人的匠心在竹林中绽放,青年创客的激情在电竞屏前迸发,四省通衢之地终将成为“绿水生金、仁礼生民”的共富样板。
“堰通天下水,人聚四方财。”这不仅是先民治水的千年箴言,更是今日衢江的共富宣言:当每个人的价值溪流自由汇入,这条奔涌的共富之江,必将在浙西大地书写“人人有为,家家共富”的时代篇章!
发布于:浙江省